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教人怒打呵欠的平舖直敘


香港人尤其是正在就學的學生之所以普遍討厭學習歷史,每每翻開中史西史書就頭暈目眩的原因,乃基於歷史老師的教學手法過份刻板沉悶。香港中學大部份歷史老師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只懂跟著課本去教授。

我永遠都記得一首中國歷史時序詩:「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傳兩晉,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北南宋,元明清後帝王休。」這首時序詩之所以深刻,完全不是這首詩讀起上來很順口,又或者自然而然帶有一種吸引的節奏,卻是因為我年少時一次又一次背不好,達不到當時的歷史老師要求,被迫罰留堂抄寫差不多百次才刻骨銘心。理由是,當時只是小學的我根本還未搞得清為什麼「三皇五帝與夏商周」?「隋唐五代」究竟又是怎樣的一回事。

老師光是叫我們背誦詩詞而不解釋詩意,對於講求邏輯的我,完全沒有辦法好好地對這首詩產生興趣,然後把這四十二隻字刻進腦袋。我不是郭靖,背不了,這怪不得我。

歷史其實像故事,都有起承轉合抑揚頓挫,把說故事的模式挪移用來作教授的方式才是適合的形態,就用鴉片戰爭的起因作個比喻:「話說當年清朝實行閉關政策,將洋鬼子的一切事物擋在外頭,那個什麼兩廣總督林則徐甚至把洋鬼子帶來的鴉片一口氣銷毀乾淨。英國那些洋鬼子見這麼大的一塊肥肉無得再吃,當然氣憤難平。為了重新品嚐這塊多肉多汁的肥肉,就決定出兵將這塊肥肉從盒子裡拿出來大啖滋味。」雖然短短幾行字而已,但相信比起老師在黑板抄寫出一堆編年史要吸引得多吧。抄寫編年史誰也能夠擔當,但試問香港有幾多位老師懂得巧妙說故事?

《建黨偉業》最慘的地方就是淪落成低層次的流水帳編年史模式。基本上整套影片都是由一堆堆年份所堆砌編織而成,每隔一段時間影片的角落就會印上年份和事件來交代時間上的進程。很大程度上那些真實人物是誰來飾演並沒有太大分別,因為這套電影內的人物平面得使人發笑,重點只不過側重在時間的流程:什麼時候武昌起義,什麼時候袁世凱稱帝,什麼時候巴黎和會展開,什麼時候五四運動……這只不過將年份裡發生的事情真體化,將教科書裡一段段沉悶的文字變成畫面而已,完全沒有特別的看頭,除了「星」。

《建黨偉業》想超越《變形金剛3》?以為有很多大卡士明星、荷里活資金製作之類就是電影?別痴人說夢話了,先想想什麼才叫做電影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