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短訊

研究顯示,有六成受訪者表示以 WhatsApp 短訊示愛。

雖然同樣以文字作媒介,但甚麼年代了,十年人事,造就出恐懼面對、完全失語的族群,那裡還會有人寫甚麼情書呢。

香港宅男遍地,習慣以打機作樂,執筆寫字,都已經是咸豐年前的事。久沒揮筆,頓感害羞,惟有電腦文字輕鬆解決醜陋稚嫩字體,加上自信不足,連說話表達都成問題,自知多說多錯,豈敢借用筆劃,長篇大論地勾出不過是「我愛你」就能總括的思念和愛意。

香港宅女到處,閒時以煲劇消遣,閱讀早就成陳年往事。收到情信,先覺老土,要是拆信後發現全是文字,即感頭暈目眩、反感抗拒,打下對方折扣。加上自己認字不多,文化底蘊薄弱,筆劃稍為豐富的字,便即不懂,若字裡行間引了經據了典,更反應不來,立時當機,然後打開手機,發出對方一則「睇唔明,你想點」的短訊,再隨手將情書捏成紙團,胡亂丟棄,出局立決。

在我讀書的那年頭,「無短訊的手機,無心機」才剛抬頭,屬情書時代的尾聲。隔壁學校女生寫信,不興用信封,改用摺紙藝術。基本上是摺成一個有扣長方體,高超的話,是草莓或雙子心,再相約於早上在地鐵閘口交換,然後互相微笑話別,因為要說的話,都在信內 ── 內裡偶爾還會附上一幀新學年學生照並言惠存。好些信件,我也好好保存著,始終是人生的小小歷史。

今天的九十後一代,不會寫情書。一個月的戀情,去到分手,也靠短訊傳遞,因為「舊訊息應該刪走再沒留憑證」嘛,對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