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替身與面具

人是一種自我保護性極強的動物。我們看似是一群群居性的動物,但同時我們自私到讓人羞恥。因為自私的天性,我們總是不自覺得傷害到很多同類。在基因的發展進化史下,當我們身軀還未能夠產生出可以分辨真偽的「寫輪眼」前,懂得擅用工具的我們便會借助外在的力量去保護自己。《讓子彈飛》的一眾主角就是近期的最好例子。

替身是人類最常運用的自我保護工具。替身能夠擾亂視聽,分散敵方的注意力,甚至讓他們的計謀不能成功。在《讓子彈飛》中,最明顯的當然是跟黃四郎生得一模一樣的那位替身。不過另外的兩位主角都有各自的替身,比喻張牧之的替身就是張麻子;而馬邦德的替身,就是那位跟馬邦德和夫人在火車上吃著火鍋唱著歌兒的拍馬屁真師爺老湯。當他們受到威脅時,他們就會善用替身為他們消災解難。別小覤替身的重要性,《三國演藝》第一百零四回「見木像都督喪膽」,諸葛亮死後就是憑他的替身木像,嚇走當時乘機攻打蜀國的司馬仲達。

比替身更直接了當保護自己的工具,一定是面具。面具是我們最貼身的保護工具,是保護我們最後一道的防線。帶上面具掩蓋原來的面目,是人生中不可能抗拒和避免的事實。面具是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重疊在過往的臉龐上,就像《讓子彈飛》的一眾主角──假縣長真土匪的張牧之、假師爺真縣長的馬邦德、假鄉紳真惡霸的黃四郎。他們三人各自都戴上了一副本來不屬於他們的面具,去掩飾自己原本的身份。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不好好的戴上面具,下場就只有死。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很不情願地戴上這些面具,但其實這些面具的屬性,很有可能才是最適合你本性的一副。比如張牧之經過了一連串的事情發生後,方發現他要的不是喜歡錢的張麻子,而是酷愛正義的鵝城縣長;馬邦德要的也不是錢,是朋友;黃四郎要的不是錢,是權力。

讓子彈飛一會吧,很快你就會驚覺那個才是你一直渴望成為那樣屬性的真正面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